發布時間:2021-11-29 07:58:26來源:長汀縣融媒體中心
走進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可以看見一臺造型奇特的機器。手搖式,長方體,由鐵、石、木等材質組成,重達260公斤。這臺造型奇特的機器原本是長汀毛銘新印刷所的石印機,在革命時期印刷了大量的革命宣傳品,為國家一級文物。
圖片來源:《紅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記》 圖片來源:《紅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記》
1921年,福建省長汀縣縣前街毛家大院的毛煥章學藝歸來,首創毛銘新印務局(1923年更名為毛銘新印刷所),開辟了長汀現代印刷業的先河。
毛煥章的三弟毛鐘鳴在大革命期間積極投身革命活動,一度加入北伐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無奈返回長汀。1927年9月,南昌起義軍進駐長汀時,毛鐘鳴與他的老領導吳玉章取得聯系。吳玉章特地到印刷所看望毛煥章、毛鐘鳴等人,鼓勵他們堅持把當時處于困難中的印刷所辦下去,以應將來革命之需。
1929年紅軍首次入閩時,毛澤東了解到當時的毛銘新印刷所已經有了很好的印刷條件,非常高興,對毛鐘鳴說:“當年吳玉章同志囑咐你要把這個印刷所保住,以應將來革命需要,是很有遠見的?,F在這個印刷所除了你和你弟弟外,還有其他黨員同志,印刷設備既有石印又有鉛印,與鄰近各縣比起來還是很不錯的,人和物都有較好的條件,應該為革命很好地發揮作用?!?/span>
此后,毛銘新印刷所成為黨的秘密聯絡點。長汀地方黨委的主要負責同志經常在此進行聯絡和各種碰頭聚會活動,工人們對此均保守秘密并給予不同形式的掩護和支持,使得黨的革命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毛銘新印刷所印制的馬克思、列寧像。圖片來源:《紅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記》
為了使印刷所發揮更大作用,黨組織還導演了一場“一抓一放”的雙簧戲。
1929年11月,中共長汀縣委領導了古城暴動。取得勝利后,原來的地下黨員不少都公開出來參加革命工作。毛家五弟毛如山也是如此,他先后擔任了縣總工會主席、縣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等職務,與敵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
毛主席了解到這一情況,決定由縣蘇維埃政府以毛銘新印刷所大部分是豪紳資本為借口, 通過“查封”后拆走部分設備、將毛鐘鳴“關押”等手段,給印刷所涂上“保護色”,消除了反動派的懷疑。
紅軍第一份鉛印軍報《浪花》。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在層層保護下,毛銘新印刷所得以正常運轉,不斷地為黨政機關、軍隊和群眾團體印刷大量的文件、宣傳品、報紙雜志等,其中就有閩西蘇區最早版本的《古田會議決議案》《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布告》《中共六中全會決議》以及紅軍第一張鉛印軍報《浪花》、一蘇大“選民登記表”、馬克思和列寧像等。
毛銘新印刷所被毛主席稱贊為“制造‘精神炮彈’的兵工廠”,而福建省長汀縣博物館里的這臺石印機就是當年制造“精神炮彈”的機器。近百年來,這臺石印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偉大革命精神。
走進“紅色云展廳”,掃描了解更多故事
↓↓
來源|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指導|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陳堅、張文良、姚金桃
編創單位 | 中國傳媒大學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