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3 09:02:12來源:長汀縣融媒體中心
“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長汀縣融媒體中心與長汀縣總工會聯合推出“工匠精神”專欄,一起來看第二期報道《客家十番音樂傳承人涂鴻章:傳承與創新 奏響振興新曲》。
涂坊的十番音樂和涂坊花燈一起已經延續了700多年。涂鴻章從12歲起就開始向父輩們學習十番音樂。2019年獲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傳承人,職稱為國家三級演奏員,獲評長汀縣首批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稱號。
涂坊十番跟其他地方的十番有明顯的區別,就是保留了原生態的屬性。十番以前是屬于祭祀音樂,也是屬于自娛自樂的音樂。涂坊十番在整個閩西來講別具一格,就是走了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傳承人 涂鴻章:所以我們這個十番就是到處有去演出,做喜事的,還有祭祀的,我們演出的范圍有上杭有永定、連城,長汀也很多。正常年份我們演出兩百多場。所以這個十番隊伍的話呢,它就是有這個經濟的收入,跟其他地方的十番不同。疫情期間演出比較少,我們現在就是把這個音樂承傳下去?!?/span>
2019年以來,涂鴻章培養了一個女子十番樂隊。這個女子十番樂隊是從零基礎開始的,識譜不會,樂器更不會,涂鴻章充分利用疫情這段時間培訓承傳,現在這個女子十番樂隊可以去演出了,而且演出的效果還不錯。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傳承人 涂鴻章:(在)涂坊我親手培養了兩個十番樂隊,一個是男隊,一個是女隊。我決心繼續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番(音樂)的精髓承傳下去,把他們的藝術水平提高。重點就是放在產業化方面,通過賺錢,用這個錢呢,養活十番,就等于說不要國家花錢撥款來養,來承傳培養,這方面我們涂坊是整個閩西的特色?!?/span>
疫情期間,在傾心傾力培養十番音樂隊伍的同時,涂鴻章還把精力放在了曲譜整理及創新十番曲目上。目前已經整理了十番樂曲160首。在培養人才方面,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采用網絡教學跟面授相結合的方法。為讓孩子們了解十番音樂,涂鴻章還經常走進課堂開講座。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傳承人 涂鴻章:我們幾年前就開始進入涂坊中學,到那邊去講座,跟學生一起演奏十番音樂,教學十番音樂。我希望十番音樂能夠永遠的傳下去?!?/span>
涂鴻章作為十番音樂傳承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再培訓幾個十番隊伍,讓涂坊有許多十番樂隊出現,而且這些十番樂隊是服務于社會的,并且是產業化的。
(張華 邱啟發)